目前保時捷持有大眾約51%的股權,保時捷本來計劃在今年將持股比例提高到75%。然而,由于在前期收購大眾的過程中欠下巨額債務,使得保時捷失去了在談判中的絕對優勢,而資金相對充沛的大眾則逐漸改變了被動地位。同時,市場也擔心合并后公司新的組織結構將不利于大眾汽車。
根據保時捷和大眾各自發表的聲明,雙方合并后將組建一個“整合”集團,該集團將整合大眾汽車集團和保時捷的業務,控制10個品牌,其中保時捷公司自有的高檔跑車品牌將保持獨立。目前,大眾旗下擁有大眾、奧迪、斯柯達、西亞特、蘭博基尼、賓利、布加迪、斯堪尼亞和大眾商用車9個品牌,產品線囊括家用型車、高級跑車、商務轎車和頂級豪華轎車,這些品牌均獨立運營。而保時捷旗下只有一個品牌。新的集團組建后,將控制上述10個品牌,但各品牌尤其是保時捷品牌將繼續保持原有定位和獨立性。
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副教授孫霈表示,“保時捷和大眾的合并之路相對平坦,兩家都是德國企業,車型產品有互補性,保時捷主要生產高端車型,而大眾汽車車型全面。而且他們兩家之間很早以前就有股權聯系。”
國家信息中心、信息資源部主任徐長明稱,“全球的汽車產業格局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新的面貌。保時捷公司擺脫財務危機根本沒有必要增資擴股,也沒有必要建立新控股公司,而是應該由大眾汽車出錢反向收購保時捷公司的汽車業務,這樣可以使得保時捷公司無債一身輕。”
|